华体会体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建校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怀进鹏部长勉励学校要持续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高地。
华体会体
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艰难开创时期,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创建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62年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成为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出国留学生学习外语和出国汉语教师的培养基地。1996年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定名为“华体会体
”。
学校汇聚了一大批造诣精深、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张清常、王还、盛成、钟梫、傅惟慈、袁树仁、吕必松、方立等名师大家都曾在这里躬耕杏坛、弘文励教。今天,许多学植深厚、德才兼备的学者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成为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韩经太、王一川、阎纯德、梁晓声、罗林、冯胜利、张西平、吴福祥、华学诚、曹志耘、宁一中、方铭、徐宝锋等著名专家学者在不同领域均取得了卓越成就,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学校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分工最专、实力最强的国际中文教师队伍。作为最早培养出国汉语师资的高校,每年都有大批教师赴海外任教,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现任教师中有40余人次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人才项目。拥有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3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团队和区域国别研究协同创新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立足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需要,构建了多学科彼此关联、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开创者、奠基者和引领者,诞生了中国第一个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专业,第一批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对外汉语专业,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第一个专门培养国际中文教育师资的教师教育学院。近年来,学校坚持“争创一流,扶优扶强,突出贡献”的发展思路,着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持续引领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构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语言科学、汉学与中国学、国际中文教育为主体的“三强三新”学科建设体系,学校综合实力呈快速发展趋势。目前学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医学11个学科门类,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艺术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另有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0个,中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学2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北语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排头兵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和“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和各类优秀人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学校着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建国内高校中第一个语言学系和第一个“语言学”本科专业,“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4所高校联合开展“语言+工程”学士学位项目,建有传播学(梧桐计划人才实验班)以及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语言智能与技术实验班、金融学实验班等校内拔尖人才实验班。迄今为止,学校为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被称为“汉学家的摇篮”,也为我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
北语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学术重镇。学校积极开展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学术研究,大力推进学科交叉研究,在区域国别学、语言智能、语言认知与脑科学、国际汉学等领域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前沿科研成果和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报告。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承担“中外汉学家翻译家人才数据库暨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配合中宣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推动中华文化的译介与传播。发挥语言学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构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资源传承保护、国家语言服务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弘扬相互支撑的语言服务体系。学校拥有23个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基地),包括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1个教育部联合研究院。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是教育部、科技部支持的 “111计划”引智平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实施语言资源保护国家工程的专业机构;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高校中仅有的两个文科类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由北京市教委支持建设;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和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编辑出版中英文核心学术刊物7种,《中国语言学报》(英文)收录至SSCI,《华体会百家乐 》《世界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研究》《汉学研究》《文献语言学》《国别和区域研究》6种期刊收录至CSSCI。其中《华体会百家乐 》和《世界汉语教学》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北语是我国